位在上海市中心明代的名園–『豫園』,有著400年的歷史,總攬江南園林精華的宅第,透露出文人的潔例落美觀學,以及重塑大自然的造景藝術。
豫園建於明朝嘉靖38年,清朝乾隆時期又將南側城隍廟劃入,稱為「西園」,全園以五龍牆分成六個景區,以迴廊相串聯,將假山水塘樓台亭榭穿梭其間,現在要收門票RMB30元才能進入參觀的範圍包括「西園」與「內園」兩處。
一入園見到的是江澤民的提名石
「西園」:
穿過賞錦鯉、垂柳的魚樂榭,可以看到可以看到「萬花樓」,樓前有兩株400年的銀杏,樹高40公尺,一雄一雌。
走過月洞就是「點春堂」,堂內雕廊畫棟金碧輝煌,現為小刀會文物陳列處。
「大假山」位在福祐路與安仁路夾角的大假山是豫園內的精華所在,共有30多處風景,這一座臨池水閣,下層是「仰山堂」,上層是「卷雨樓」。樓下仰山堂可憑欄觀賞水對岸的大假山,樓上卷雨樓則可欣賞綿密替雨,大假山高達11公尺餘,重約2千噸,是明代堆砌假山高手張南陽遺存的唯一真品,山石全部用浙江武康所產黃石砌建,有峭壁、瀑布,溪流等。
「內園」位於東南側,原為城隍廟的東園,建於清康熙年間,本來與豫園毫無關係,乾隆時期改建為豫園的「園中之園」,內園佔地雖僅2畝多,但景色精巧秀雅,有靜觀大廳、聳翠廳,觀濤廳等,其池廊、軒、亭、閣等佈局合理,顯得異常細膩。
「園外景」:包括湖心亭、荷花池跟九曲橋。過去原屬園內景,現在則是商場的中心位置,湖心亭矗立於荷花池中間,雙層八角木樓,由九曲橋連結,現在則為品茗賞樂之處;荷花池園為綠波池,周圍有綠波廊、鶴蘭亭等建築,現在都是餐飲名店。
友人推薦一定要到『南翔饅頭店』吃個包子,這裡有名的是小籠包和其他包子類點心。創立於1900年的百年店家,就位在「九曲橋」旁,鄰近豫園廣場,從橋的一邊就看到裡面擠滿了許多人,聽朋友說從一樓的外帶區,到二樓、三樓,愈往上價位愈高,而一樓外帶區排著長長繞來繞去的隊伍,估計等待的時間要超過一個小時,我只好放棄。
繼續逛上海老街,到處都有賣小吃的攤位,好奇的買了「鍋子餅」一個RMB6元,裡面是包著高麗菜外面裹著麵皮然後用半油煎炸的方式煎熟,吃起來有點甜甜的,還滿油膩的。
之後又買了「鮮肉蟹殼黃」,吃起來還是有甜甜的感覺,滿口香酥的芝麻還不錯。
「五香豆大王」除了賣豆干還賣蜜餞,價格也都不便宜。
中國人真的喜愛黃金,在豫園城隍廟入口的這個十字路口的四邊都是大店面的金飾店,顯眼又引人注目,還真是難得一見的特色。